茄子 – 定投微笑曲线

当蚂蚁无法上市的时候,就开始有抄底中国互联网概念股票的想法,主要标的就是A股的中概互联网ETF,当然如果人在海外也可以买欧美市场上的例如,金龙指数。

其实原本有一笔可以直接买入的资金,但是这次想有个和以往不同的玩法。将这一笔原本可以一次投入的资金改为:分一年到一年半投资出去,分成每周的定投。

这个可和直接买10w的心情不一样,这是一次有计划的投资。一次性抄底的心情就像石沉大海,希望哪天天文大潮时水落石出,但是心情就像海潮一样起起伏伏。而有计划的定投就像,放长线钓大鱼,线永远在手中。

当然站在现在后视镜看,或许当时买得早了些。但人不能永远用后视镜去看世界。历史学有个观点,不能站在当代的立场去评价过去的决定。换个简单的说法就是,没人可以开上帝的视角。

其实这次投资的逻辑也很简单:互联网经过这么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中最重要的一部分,它满足了消费者丰富的差异化需求。虽然新增用户红利确实在放缓,渗透率也接近极限,但互联网的消费属性却在增强。

有为什么选择定投这个方式呢?定投的好处就是自动加入了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,而且成本越买越低(空间),并且手中的筹码越来越多(时间)。

大家之所以没有感受过微笑曲线的魅力,是因为没有完整体验过一次微笑曲线(当然我也没有经历过。)。这和很多投资者一样,没有完成走过一个市场周期(不过这我倒是经历过。)。

pastedGraphic.png

举个例子,某个标的,2元的时候买10000股,跌到1元的时候又买10000股,我们潜意识里可能认为成本会变成1.5元,

但实际上,真实的成本是1.33元。

因为价格跌下来了,我们用同样的钱,买入了更多的筹码,所以成本也会相应的拉的很低。

或者再换个算法。

2元的时候,我们买了10000块钱,那么这时候你就相当于买了5000股。

1元的时候,我们又买了10000快钱,那么这时候就相当于买了10000股。

前后两次总共买了15000股,两次总投入20000元。

那么合下来就是每股成本约1.33元。

这是空间的问题。

同样还有时间维度上的考量,在一个价格区间内,投资者可以用同样数量的投资尽可能获取更多的筹码,避免了择时这个让很多投资者头疼或者认为是玄学的问题。

在遇到某个确定性比较强的标的忽然大幅连续下跌时,大部分真实的情况是,大多数投资者,往往会在刚开始下跌密集高频的买买买,而真正超跌下来的时候,却望而止步。其实真正的机会却在超跌的过程中。为了避免开始下跌时候的过快的空间补偿,导致超跌时无补可补的局面,就应该拉长时间放缓节奏。

总结一下,经过一年多互联网标的的下跌,投资收益今年也该见成效了,但这个成效是需要建立在业绩回暖的基础上。

也就是很多分析中提到的:政策底,市场底和业绩底。现在前两个底部已经出现,随着业绩底的确认,互联网经济的结构性修复就回真正显现。

最后一个观点:现阶段直接反弹到去年最高点有点不现实,毕竟很多个股跌幅都超过50%。但这一波把底部抬高是没问题的。如果就股票投资而言,买点已经进入右侧。

希望各位投资者看到这个微笑曲线时,也会不自主的微笑!

原创文章,作者:基德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euyi.de/47377/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